为深入贯彻中央“建设现代金融体系”战略部署,yl23455永利集团紧扣“五大金融”理念,于2025年6月至7月组建五支实践队分赴福建多地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。此次活动以金融专业视角对接乡村振兴,通过“理论落地、产业赋能、生态守护、文化传承、数字创新”五位一体模式,将国家金融人才培养与基层需求融合,用青春诠释新时代金融青年担当。
青衿逐梦建行志,金融服务沉基层
“建行融青队”联合中国建设银行福州鼓楼支行,共同探索提升基层金融服务可及性的有效路径。队员们在银行基层见习,走访周边商户调研储蓄行为偏好,深入分析农村金融产品适配性。
同时,实践队还与银行管理层进行座谈,针对储蓄业务流程优化、普惠金融产品设计等方面提出建议。此次实践以“产教融合”模式推动金融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,为农村金融网络建设提供青年视角的解决方案。




循迹闽清砺初心,金融活水润产业
“闽清金穗溯源队”以“沿着总书记的福建足迹”为行动指引,深入闽清县开展实践活动。队员们走进梅城印记历史文化展示馆挖掘其中的金融历史元素,并拍摄“金融微党课”视频,让红色金融历史焕发新的活力。
此外,实践队还与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交流产业帮扶经验,聚焦橄榄产业数智化转型需求,围绕“一榄情深”橄榄汁品牌的供应链金融路径与企业负责人陈世忠先生展开研讨,积极推动“金融+特色农业”深度融合。




融通红色治水脉,河小禹护生态蓝
“河小禹”专项实践队为响应福建省“河小禹”行动号召,深化青年对河长制与红色文化的理解,在永泰县开展流域保护行动。实践队前往界竹口水库巡河,在莒口村村侨联主席官大松带领下,实地察看污染治理情况、开展环保宣传,并感悟“一闸三线”工程价值;接着参访河湖物业中心,学习智慧管理系统,并向县河长办主任谢金光请教治水经验,随后开展河段巡护,记录相关生态数据。
同时,队员们探访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与省委旧址纪念馆,从中挖掘红色治水历史,拍摄制作主题微视频。实践队以积极行动守护绿水青山,追寻红色记忆,展现了服务基层、勇担使命的青春风采,为永泰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



金丝农韵流芳远,非遗金融双赋能
“‘金’丝牵动·农韵流芳”实践队秉持“金融赋能非遗,青春助力振兴”宗旨,深入龙岩连城县,探索“文化+金融+产业”协同振兴新模式。实践队回溯红色历史,参观张水发将军事迹展陈,解码闽西苏区金融史,从红色文化中汲取金融智慧。
聚焦特色农业,队员们走进庐屋村的葡萄果园与油奈果园,实地调研当地的种植业现状与产业规划,同时借助直播带货搭建线上销售渠道,帮助果农拓宽农产品销路。此外,在非遗推广上,实践队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,通过短视频平台,策划、剪辑并发布特色视频,积极宣传连城木偶戏这一非遗技艺,提升其网络传播力与影响力。




数字赋能云气村,文旅振兴绘新篇
“青春助农·智绘乡村”实践队奔赴宁德九都镇云气村,致力于以数字化技术破解乡村文旅资源开发的难题。团队走访古民居、记录畲族文化,制作了能够突出当地“诗滩”特色的短视频脚本。同时,实践队主动为村民开展新媒体运营培训,教授抖音账号管理与直播技巧,助力搭建电商展播渠道。
此外,实践团队基于深度村民访谈与文旅资源系统梳理,为云气村构建“数字+文旅”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,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深度挖掘地方文旅潜力,有效提升乡村品牌辨识度与市场影响力。
此次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,yl23455永利集团金融学子以专业为笔、实践为墨,在八闽乡村中书写金融赋能新篇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行动,让更多青春力量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,以金融智慧激发乡土活力,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。



